汗腺(sweet gland)
一般人大约有200-500万个汗腺,在手掌、脚掌、前额和腋下分布的数量最多。汗腺是细长导管状,在真皮层内形成圈状,再延伸到皮肤表面,形成毛孔。汗腺分泌水(约90%)、盐类、尿素、尿酸、氨、乳酸等,依型态及形状又分为小汗腺(eccrine gland)、大汗腺(apocrine gland)。
小汗腺(eccrine sweet gland)
- 又称为「外分泌汗腺」、「阿克莲汗腺」,位于真皮层,细长导管穿过真皮层延伸至表皮。小汗腺是直接在皮肤表面形成开口,分泌道长不易受到细菌入侵感染。
- 分泌物包含水、尿素、尿酸、氨化物、硫酸盐、钠酸、电解质及代谢废物等,其中水分约占所有分泌物的99.5~99.9%。分泌物呈现弱酸性(PH4.5~5.5),有抑制细菌繁殖的效果。
- 人体每日排汗量约900毫升,受温度或情绪影响而有所不同。小汗腺遍布全身,尤其在手掌、脚掌最明显,但在唇缘、甲床、龟头、阴蒂等处并没有小汗腺的存在。
- 小汗腺的功能主要为调节体温与排汗,但若大量出汗时,皮肤会从弱酸变成中性,此时的角质会膨胀,容易受到细菌感染,导致皮肤长痱子。
大汗腺(apocrine sweet gland)
- 又称为「阿波克莲汗腺」或「顶浆汗腺」,附属在毛囊上,开口在毛囊内,腺体较大,正常人到青春期才会发育完全。大汗腺分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,分布于腋下、乳晕、阴囊、肛门、肚脐周围等有体毛和色素沉淀的部位。
- 大汗腺受激素影响,青春期才开始分泌,分泌物具有小汗腺跟皮脂腺的双重性质。分泌物呈现碱性(PH6.2~6.9),具浓稠性、铁粉多含细胞碎屑,其本身所含的蛋白质无臭,但因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参杂后而产生异味,也就是所谓的「狐臭」。
